首页 > 常识 >

工资结算是什么

工资结算是指 劳资双方根据当地法规或者惯例,通过签订书面的劳资合同或口头约定,对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如一周、一个月、一年等,中国大陆一般是一个月发一次工资)内的劳动成果进行的货币结算。结算的结果是得出双方认可的工资总量,这个总量可能含税或不含税。

具体来说,工资结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劳动成果量:

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信息、绩效考核信息,以及奖金、补助等,计算出员工在特定时间内的总劳动成果量。

确定劳动单价:

根据员工的岗位、技能、工作表现等因素,确定每单位劳动的报酬标准。

计算应付工资:

将劳动成果量与劳动单价相乘,得出员工在特定时间内的应付工资总额。

计算代扣款项:

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定,从应付工资中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代扣款项。

计算实发工资:

将应付工资减去代扣款项,得出员工实际到手的工资。

工资结算必须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如《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建议企业在进行工资结算时,要确保所有计算和支付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确保透明度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