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环境有哪些法律
规制环境的法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宪法:
许多国家的宪法中都有关于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的规定,作为国家和社会环境保护活动的最高准则和法律基础。
综合性环境保护法:
这类法律是一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通常包括环境保护的范围和对象、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防治措施和对策、组织机构等重大问题。
保护自然环境的法规:
包括有关保护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海洋、大气、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国家公园等的法规。
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法规:
包括关于防治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控制噪声和振动,防止地面沉降、防治恶臭和热污染,处理废弃物,控制和管理农药及其他有害化学品,防护放射性物质和电磁辐射危害等法规。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包括水质标准、大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操作规程。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法律责任及环境纠纷处理法规:
关于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关于危害环境的法律责任以及处理环境纠纷及其程序等的法规。
其他相关法规:
在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法规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具体到我国,规制环境的法律包括:
《环境保护法》:
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监督管理体制、基本制度以及各类主体的义务和责任。
《刑法》:
涉及环境保护的刑事责任,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等。
《水污染防治法》:
规定了对水体的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水污染源的管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等内容。
《大气污染防治法》:
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监测与评估、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主要针对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环境影响评价法》:
为项目的决策、项目的选址、产品方向、建设计划 和规模以及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清洁生产促进法》:
促进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涉及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其他相关法规和规章:
包括《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
这些法律和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治理环境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