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查说明什么
立案审查是指 案件在法院或相关机关收到起诉材料后,由特定机构对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进行审查的过程。以下是关于立案审查的详细说明:
法院立案审查
定义:立案审查是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对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进行的审查。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将予以立案;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
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审查制已经于2015年5月1日改为立案登记制。在立案登记制下,法院应当一律接收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处理,不再需要审查。
纪检委立案审查
定义:纪检委立案审查是指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涉嫌违纪的公务员或党员展开的正式调查,是纪律审查的起点。
条件:
存在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事实。
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后果:一旦立案,纪检委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查实违纪行为,可能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
建议
对于当事人:如果面临立案调查,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事实,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对于律师:在代理案件时,应详细审查案件材料,确保符合立案条件,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辩护。
立案审查是一个严肃的法律程序,意味着案件已经进入了法律审查或调查阶段,可能涉及严重的后果。因此,相关当事人应当认真对待,及时寻求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