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唐代女诗人,写下经典六字情诗,说透夫妻相处真谛

唐代是诗人的时代,许多女诗人也大放异彩。其中,李冶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长得美,天赋高,而且生性浪漫,尤会写作格律诗。

当时,她与唐代文坛上的知名作者皎然、陆羽、刘长卿互相唱作往来,刘长卿还称李冶为“女中诗豪”。




游离在男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才学,对于世事,甚至对于爱情婚姻,李冶也看得颇为透彻。

李冶有一首《八至诗》,颇有哲学思辨的意味,说透夫妻之间的真实关系,历来为人称道。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最近也是最远的是东与西,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溪。

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和月,最亲也是最疏的是夫妻。

此诗名为《八至》,是因为“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八次。

“至近至远”、“至深至浅”、“至高至明”、“至亲至疏”,两个物体永远相对,又永远疏离,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

诗的前三句属于物理的辩证法,而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则是偏于世事人情。


“至亲至疏夫妻”这话满是饱经人事的感觉,比一般的情诗情词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爱中的至理名言。

在爱情时,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缔结了最亲密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成为“至亲”。

在婚姻中,有的夫妻矛盾尽显,恩爱不在,相看两厌,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成为“至疏”。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妙在饶有哲理和兴义,则末句之妙,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清代学者黄周星评价:六字出自男子之口,则为薄幸无情;出自妇人之口,则为防微虑患。大抵从老成历练中来,可为惕然戒惧。


“至亲至疏”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什么感情,能天长地久。我们所能做的是努力让感情更好,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