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首善之区,勇创一流
大江金岸,清风徐徐。4月18日,江岸区委书记姚彬接受武汉广播电视台专访,就江岸区作为武汉市“首善之区”,在支点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行详细阐释,一连串务求实干、掷地有声的扎实举措背后,是激流勇进的坚定信念,是干事创业的澎湃斗志,更是俯身为民的殷殷情怀,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展现出江岸的“首善担当”。
江岸,地处长江之北岸,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自1861年开埠以来,东西方文化便在这里交融,码头文化、红色文化、市井文化在这里交汇,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处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逐渐成长为汉口之心、首善之区。
何谓“首善”?“首善”意为最佳的、最好的。在复杂网络理论中,中心节点由于强大链接能力,决定着信息传播和资源分配,因而发挥着核心枢纽作用,江岸,无异于此。立足中心、服务大局,江岸始终致力于彰显中心节点的枢纽作为。从2021年到2024年,江岸区GDP每年跨越一个历史台阶,1400亿、1500亿、1600亿、1700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从106.6亿增长至120.1亿,始终居中心城区前列,量质并举、多翼齐飞。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腾势而起,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两大“看家产业”聚势而强,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升级推动文旅产业乘势而上。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闯关破难,一路向新发力,蝉联“全国百强主城区”“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国创新百强区”,江岸始终以首善之区的担当求新、求变、求强。
何能“首善”?唯有在比学赶超中培育一流的产业动能,培植一流的营商沃土,培养一流的干事队伍,方能持续实现“首善”的目标任务。
产业兴则城市兴。现代服务业是江岸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江岸区也始终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领域,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齐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打造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新型业态,加快推动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先行示范区。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没有好的营商环境,城市的发展便失去了可持续的内生动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江岸区推出实打实的“四十条”硬举措。工程建设项目“快审快批”、新办纳税人登记“随来随办”、企业失信预警“先行一步”,一系列用心暖心、惠企惠民的政策实招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推动江岸一步步成长为全市营商环境“高地”,吸引大批优秀企业前来创新创业、 扎根生长。
“打铁必须自身硬。”“首善”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江岸区委书记姚彬在接受武汉广播电视台专访时指出,“江岸区将深入落实省委提出的“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干部要以“首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以“首善”的担当淬炼干事本领,以“首善”的斗志敢于攻坚克难,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奋发有为,在支点建设中贡献出生生不息的江岸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泽艺(武汉市江岸区球场街道)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