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企业共同探索AI赋能项目应用在生产中
漓泉啤酒,是桂林人心中的家乡味道,燕京漓泉啤酒厂也是桂林本土著名的啤酒生产企业。近日,记者从燕京漓泉啤酒厂了解到,该企业目前通过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边缘智能团队达成战略合作,依托“AI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全力推进“智能巡检”“行为分析、库存管理”及“酿造工艺优化”等AI赋能项目,积极探索AI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创新应用路径。
目前,该项目一些子项目已经逐步进入实验阶段。当传统酿造工艺邂逅尖端AI技术,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记者为此展开了采访。
AI赋能无人机与无人车巡检生产线
“人工智能巡查系统的加入,使巡查数据更加精准直观,大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安全风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近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里,一支来自漓泉啤酒生产线的技术人员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建的技术团队,正在测试双方合作开发的的人工智能巡检车、巡检无人机。
项目成员张钊源告诉记者,这些设备都是基于“AI边缘计算”的智能化啤酒生产系统项目的一部分,属于“AI边缘计算巡检系统”的范围,而这也是该企业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后,共建的AI项目之一。
据介绍,组成该巡检系统的“硬件”部分是巡检车和无人机,可以看做是智能巡检系统的“眼睛”;“软件”部分则是基于“AI边缘计算”生成的控制系统,可以看做是智能巡检系统的“大脑”。
张钊源说,通过“AI边缘计算”控制系统,巡检车和无人机可以根据预先生成巡查路线进行巡查,全面覆盖车间高空设备、屋顶管道及储罐顶部等人工难以触及或风险较大的区域,确保无遗漏、无疏忽。
企业技术代表王先生介绍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工厂生产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都显著提升,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也大大降低。”
据悉,这是该企业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边缘智能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后,最早进入现场调试阶段的项目之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厂现有的无人车和无人机设备,形成更加全面、便捷智能监测网络。
除了巡检系统外,整个项目还包含漓泉啤酒开发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波动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策略。同时基于生产数据的分析平台,应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实验流程,缩短研发周期。
“这些成果均基于‘AI边缘计算’能力,结合机器人视觉、无人驾驶等技术,实现了企业所需的技术赋能。”张钊源告诉记者。
基于“AI边缘计算”“机器人视觉”技术实现创新
那么,何为“AI边缘计算”呢?对此,项目主负责人刘振丙博士给记者做了解释。
所谓“AI边缘计算技术”,英文叫“Edge Computing”,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它将算力资源和数据处理能力下沉至靠近数据源、用户的计算模式。
“通俗而言,就是泛指一切靠近数据发生地点,不依靠网络云端技术的AI计算技术模式。”刘博士说,“例如无人驾驶巡查车,实时接收路况信息,在车内进行路线修正;无人机发现设备问题后,经过本身搭载的处理器完成AI计算,判断问题类型,之后进行上报,都属于‘AI边缘计算’的范畴。”
刘博士介绍,在类似的企业AI应用场景里,采用“AI边缘计算”的构建模式,可以大幅减少数据传输时间,降低网络拥塞和服务延迟。因为“边缘计算”节点普遍是可独立运行的,因此稳定性更强。同时由于数据可以直接在本地完成处理,安全性也更强。
然而,在确定“AI边缘计算”整体数据处理模式之后,要实现项目种种功能还离不开智能驾驶、机器人视觉等相关技术。
为此,该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系主任李国志博士,带记者参观了该院多个相关实验室。李博士首先展示了“智能驾驶”实验室中的“无人驾驶”套装,这也是漓泉啤酒生产线上智能巡检车的“原型”。
他说,“移动机器人线控底盘”融合了机械学、自动化、机器人应用等多学科知识,可实现掉头、转向,并配备机器人视觉系统。
编程器则是可以将编程好的无人驾驶指令集上传到底盘,实现基本的无人驾驶功能。通过复杂AI指令与自主训练,AI可实现精密化自动驾驶,会自动规划巡检路线完成巡检。
另外,在人工智能实验室中,李国志演示了如何对AI进行“机器人视觉”训练。通过给机器抓臂下指令,机器臂在人工智能研判后,可以判别苹果、桃子、消防车、大卡车等不同图形,并通过预设程序抓取相应标注物。
“AI初期判别出错率较高,但经过错误标注后,可迅速学习并降低出错率。这一技术应用于现实后,AI可依靠计算机视觉自动判断部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上报异常。”李国志表示。
发展“AI边缘计算”还能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光喜介绍,“AI边缘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各种穿戴设备、智能终端、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家居等,均可视为‘AI边缘计算’的应用节点。生产线上实时分析传感器数据的终端、自动化处理所需的算力搭建等,均属于‘AI边缘计算’范畴。”陈光喜举例道,“在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方面,通过‘AI边缘计算’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可减少拥堵;在医疗领域,‘AI边缘计算’可快速处理急救数据并智能化分配资源,缩短急救响应与治疗时间。”
陈光喜说:“不单单是‘AI边缘计算’,随着AI研究深入,未来其他领域AI研究成果也会随着人工智能普及,这些只有在实验室才能看到、摸到的人工智能成果,一定会走出实验室,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他说,学校依托电子科技、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的深厚底蕴,以及与桂林本地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在人工智能“产学研”结合方面有一定优势。
他透露,通过“边缘计算”等AI技术的综合应用,学校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包括和本地企业合作开发的桂林全域旅游景区客流大数据监测平台、风电大数据智能化处理平台、基于“AI边缘计算”的智能化啤酒生产系统等数十个重大科技成果,助力本地企业科技化提升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随着学校AI科研和产业结合的不断深入,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AI项目赋能本土企业。我们也将不断提升科研竞争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助力。”陈光喜满怀信心地说。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