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营收增长24.78%,净利润却下滑23.32%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4月,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冠新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下滑。本文将对德冠新材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深入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增长显著

2024年,德冠新材营业收入为1,520,970,680.61元,相较于2023年的1,218,963,202.44元,增长了24.7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努力。从业务板块来看,功能薄膜收入为1,320,662,397.58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6.83%,同比增长23.66%;功能母料收入135,612,901.21元,占比8.92%,同比增长32.76%。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创新,结合募投项目产能释放的契机,进一步抢占市场,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净利润下滑明显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050,593.22元,与2023年的121,356,906.07元相比,下降了23.32%。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的大幅上升,2024年营业成本为1,319,055,351.18元,较上年增长33.27%,导致毛利率从2023年的18.81%下降至13.28%。尽管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成本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收入增长,对净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99,145.01元,2023年为115,430,287.92元,减少了22.90%。扣非净利润的下降趋势与净利润一致,反映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和提升产品竞争力。

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非每股收益降低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相较于2023年的1.15元/股,下降了39.13%;扣非每股收益为0.67元/股,同样低于上年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下滑导致,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对股东的回报水平有所降低。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稳中有升

2024年销售费用为10,576,516.08元,比2023年的9,215,811.68元增长了14.76%。销售费用的增加可能与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加强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有关。虽然销售费用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积极拓展业务的努力,但也需要关注其投入产出比,确保销售费用的增加能够有效带动销售收入的增长。

管理费用增长较快

管理费用为63,815,432.66元,较2023年的50,936,086.40元增长了25.29%。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可能是由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相应的管理成本增加,包括人员薪酬、办公费用等方面的支出上升。公司需要审视管理费用的构成,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以控制管理费用的进一步增长。

财务费用波动较大

财务费用为 -9,274,557.83元,2023年为 -4,215,333.33元,同比减少120.02%。财务费用为负主要是因为公司利息收入增加。这表明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较为稳健,通过合理的资金安排获得了一定的利息收益。然而,财务费用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利润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关注利息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场利率变动对财务费用的潜在影响。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

研发费用为51,374,914.62元,相比2023年的42,080,814.58元,增长了22.09%。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持续增加的研发费用有助于公司在长期发展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但短期内可能会对利润产生一定的压力。公司需要确保研发投入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研发投入的有效回报。

研发情况分析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研发投入金额为51,374,914.62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8%,较上年增长22.09%。公司围绕多个项目进行研发,如双向拉伸先进材料模内标签制备技术项目、耐热高雾度BOPP消光母料研究与开发技术项目等,部分项目已完结并实现产业化,部分项目处于中试或原理设计阶段。持续的研发投入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有助于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研发人员结构有所调整

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较2023年的114人减少了2.63%,但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仅下降0.27%。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及硕士学历人员有所减少,博士学历人员增加;从年龄构成看,30 - 40岁人员减少,40岁以上人员增加。研发人员结构的调整可能是公司根据业务发展和研发需求进行的优化,旨在提高研发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881,458.29元,较2023年的156,960,788.29元减少了29.36%。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长了21.39%,但现金流出小计增长幅度更大,达到28.64%,导致净额下降。这可能与公司采购支出增加、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等因素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下降需要引起关注,公司应加强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管理,优化采购和生产安排,确保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能够满足公司的运营需求。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63,140,244.99元,同比减少37.13%。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增长61.55%,主要是公司采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所致;而现金流入小计增长235.27%,是因为公司采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到期收回资金。公司在进行投资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确保投资决策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财务状况。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6,190,616.05元,同比减少131.38%。现金流入小计减少90.43%,主要是2023年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获得募集资金,而2024年无此大额资金流入;现金流出小计增加693.35%,是由于本期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投资募投项目及归还长期借款。公司在筹资活动方面的变化反映了其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调整,需要合理安排筹资计划,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业务发展,同时控制财务风险。

风险分析

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终端消费者对商品包装和装饰的功能化、高端化、环保化需求日益提升,公司若不能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滞后,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流失。

技术失密和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功能薄膜、功能母料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若核心技术被泄密或窃取,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向竞争对手,将对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存在一定安全生产风险,尽管已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自然灾害等因素仍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使公司面临行政处罚、停产整改等风险,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上下游业务拓展风险

公司向上游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延伸,若无法投入足够人力和物力,不能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及行业技术发展,可能导致上下游业务开拓进度缓慢,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和未来发展。

项目投资及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进行了多个项目投资,投资规模较大。若项目投资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延期实施或市场环境突变,可能影响项目预期效益;新增产能也可能因市场供求关系、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面临消化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用原材料聚丙烯和添加剂价格与原油价格波动相关,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尽管公司采取了优化采购管理等措施,但仍可能无法完全抵消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罗维满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58.91万元,总裁(由罗维满兼任)薪酬包含其中;副总经理罗轶健、何文俊、潘敬洪、李俊、黎淑雯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18.99万元、104.78万元、94.97万元、90.71万元、85.60万元;财务总监杨冰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5.63万元。管理层报酬的确定与公司经营效益等实际情况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绩效年薪与公司利润完成率等指标挂钩。合理的薪酬体系有助于激励管理层积极推动公司发展,但投资者也需关注管理层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匹配程度。

综合来看,德冠新材在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下滑,面临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市场风险等多方面挑战。公司需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密切关注各类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潜在风险,谨慎投资。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