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法护“未”来!让法治阳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4月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林燕梅)17岁的少年小李如往常般骑着电动自行车上学,不想在十字路口遭遇命运转折--一辆转弯未让行的轿车将其撞倒。经诊断,这场事故导致小李腰椎骨折,构成十级伤残,更引发长达半年的学业中断与严重心理焦虑。当赔偿争议陷入僵局,其父母无奈之下将案件诉至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

受理案件后,城厢法院立即启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特别程序。立案当天,该院当即开启“护苗绿色通道”,组建由一名法官领衔,特邀调解员、保险专员、心理专家构成的“1+N”调解团队,12小时内完成证据梳理与调解预案。同时,联动司法鉴定中心开通“涉未特快专线”,18小时内明确十级伤残结论,为后续赔偿夯实证据基础。经过三轮“背靠背调解”,最终促成保险公司通过“未成年人理赔直通车”一次性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赔偿款实现7个工作日内到账。

同时,城厢法院构建“治疗-赔偿-心理-学业”四维修复体系,对接交警部门固化事故责任证据,协调教育部门保障学业衔接,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创伤干预,指导校方制定个性化补课计划。在多方接力下,小李在事故发生后第189天重返校园。如今,这个一度沉默寡言的少年已能自信地站在班级分享自己的康复心得。

“我们修复的不只是身体创伤,更是当事人被事故打乱的人生轨迹。”承办法官林燕梅表示,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下一步,城厢法院将持续深化“法治守护者+成长合伙人”机制,推动司法保护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深度融合,让法治阳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