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同框”飞跨西江!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桥合龙
傍晚的西江,惊现“双虹卧波”奇景。
4月22日,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下称“跨西江桥”)顺利合龙,这标志着广湛高铁又一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合龙后的跨西江桥,与相距不足百米的富湾特大桥“双桥同框”,成为西江上一道美景。
据悉,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全长15.652公里,融合了斜拉桥、系杆拱桥、转体连续梁、钢混刚构桥等多种桥梁结构形式,被誉为“桥梁小博物馆”。其中,跨西江桥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和高明区交界处,由悬臂浇筑混凝土箱梁与钢混结合梁组成。

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桥、富湾特大桥“双桥同框”。 通讯员供图
600吨钢箱梁历经8小时提升到位
“各点是否准备就绪?起吊!”上午10时,随着中铁广州局现场负责人一声令下,一节长75米、重600吨的钢箱梁稳步上升。经过8个多小时的施工,傍晚时分,钢箱梁顺利抵达预定位置。
项目总工程师杨景新介绍,此次吊装创新采用了桥面提升机提升的方式。施工团队将施工挂篮巧妙改造为桥面提升设备,从提升设备下放四根钢索,分别牢固系在钢箱梁的四个吊耳之上。
随着连续千斤顶缓缓运行,钢箱梁以每小时4—5米的速度被整体一次性提升至高度40米的预定位置。随后,施工人员对钢箱梁进行焊接固定作业,并运用钢绞线对桥梁实施张拉连接,最终实现整个桥梁的成功贯通。

4月22日上午,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桥的钢箱梁开始提升。 邱日华 摄
“我们连续多日对箱梁线形进行严密监测,并通过建模模拟合龙口宽度。”杨景新说。他表示,为保障钢箱梁顺利提升并精准就位,项目团队精心准备已久。
跨西江桥位于西江一级航道,航运繁忙,日均通航船舶超600艘。佛山高明海事处四级主办王国宇表示,合龙当天,海事部门派出多艘海巡船和无人机,对下行主通航孔实施封航,并一对一引导下行船舶从上行通航孔通过。在海事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此次无嵌补段的毫米级精准提升施工最终顺利完成。
5月将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跨西江桥地处岩溶区,溶洞发育极其强烈,溶洞高0.5~40m 不等,且呈串珠状分布,对施工造成了极大困扰。同时,主墩低桩承台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面对西江水深湍急的环境。
如何克服工程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大扭矩旋挖钻+冲击钻”结合的组合施工工艺。该工艺综合使用分层抛填造壁、钢护筒跟进、预注浆固结处理等措施,实现了深水岩溶大直径超长桩基快速成孔。
此外,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围堰拼装方案,采取多向限位和动态纠偏等措施,最终克服了围堰深水急流精准定位难、深埋下放难的问题。
“跨西江桥预计5月中旬开始无砟轨道施工,12月底实现通车。”杨景新说。佛山特大桥跨西江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从2021年5月起动工,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据介绍,跨西江桥采用悬臂浇筑混凝土箱梁与钢混结合梁的组合方式,孔跨布置分别为109米、200米、200米、109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的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无砟轨道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广湛高铁建成通车后,广州市区至湛江市区中心的通行时间将大幅缩短至90分钟,有力推动粤西地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采写:南方+记者 邱日华
通讯员 王祥 严晓莹
【作者】 邱日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