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福州这位女子还在走T台!丫霸
在不少人看来
学形体、当模特、走T台、秀时尚
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属”
然而如今
越来越多老年人也热衷于时尚走秀
她们站在聚光灯下
用魅力和自信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
今年78岁的陈月燕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福州市旗袍协会文化艺术团团长。她认为,女性的美与年龄无关,人生的精彩也不仅限于青年时期。

15日下午
在福州南公河口街区石卿艺术馆
记者见到了陈月燕
她身穿一件带有刺绣花朵的上衣
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
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目前
她正筹划搭建一个女性交流平台
在线上和线下开展活动
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
分享个人成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她萌生这个想法
是源于担任福州市旗袍协会文化艺术团团长的经历
她是如何与旗袍协会结缘的?
这还要从多年前说起

陈月燕是一位性格开朗、十分有主见的女性。她年轻时当过教师,后来进入了一家工艺品厂工作,从普通职工一直做到了业务厂长。20世纪80年代末,她下海创业,投资开办了一家从事工艺品出口的企业,在商海中乘风破浪了数十年,到60多岁才“隐退”。
2017年,年近70岁的陈月燕偶然从朋友处得知了一个教授形体艺术、旗袍走秀的机构,就报名加入了。“我儿时起,就常常看母亲穿旗袍,觉得很优雅、很美,但是我日常却很少穿,所以想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旗袍文化和形体艺术,学习旗袍走秀。”她说。

陈月燕在该机构学习了三个月后,参加了一场旗袍走秀选拔赛,从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当年赴英国参加中英建交45周年庆祝活动的资格。这次成功的经历,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活动中,她还认识了当时的福州市旗袍协会会长、华南女子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陈靖璇老师。

在陈靖璇老师的引领下,陈月燕参加了知名旗袍形体教练邱兵的培训班。渐渐地,她对东方美学、旗袍形体艺术越来越着迷。此后,她成为福州市旗袍协会的理事,并且在协会里创办了文化艺术团,带领一群有共同爱好的姐妹奔赴各大城市的T台走秀。

陈月燕告诉记者,中国旗袍的四大流派分别是海派、京派、苏派和粤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海派旗袍以上海为代表,注重中西合璧,款式多变;京派旗袍以北京为代表,强调传统元素,端庄大方。同一件旗袍,被不同气质的女士穿在身上,会传递出迥然不同的信息。这就是旗袍走秀的魅力。

如今,她带领的这个文化艺术团已经有二三十位成员,老中青都有,年龄层跨度从“40后”到“00后”。这两年,她们也参加各类汉服、晚礼服走秀活动。2023年10月,“2023中国中老年时装周”在大连举行,陈月燕分别身穿一袭古典韵味十足的马面裙和一套华丽的西式晚礼服先后两次上台走秀,荣获了“魅力女神银奖”。2024年11月,中华夫人国风盛典福建赛区总决赛在福州闽江之心举行,陈月燕带领的汉服走秀团队荣获亚军。

“接下来,我希望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圈子,搭建一个‘女性智慧会客厅’交流平台,汇聚巾帼力量,让姐妹们在互动学习中收获更好的自己,也惠及各自的家人。”陈月燕表示。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