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威胁征收“半导体关税”遭批
央视网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当地时间14日披露,已启动对半导体及药品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影响的调查。这被广泛视为对这两类产品征收关税的前奏,并有可能令美国掀起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据了解,美国商务部针对半导体的调查范围广泛,根据政府公告,调查将涵盖所有半导体的进口以及用于制造这些半导体的设备,还包括含有这些部件的电子产品。另一项针对药品的调查将涵盖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这些调查始于4月1日,根据法律规定,调查结果应在270天内出炉,但美总统特朗普和其他官员表示,这些工作可能会更快结束。
美威胁征收“半导体关税” 政策摇摆招批评
在美国政府日前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3日又称,豁免仅是临时举措,只维持到美国政府制定针对半导体行业的新关税方案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宣称,根本没有“例外”,因为这些商品“只是转移到了不同的类别中”。专家表示,豁免后又宣布设立“半导体关税”,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谈判策略,也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体现。
针对关税政策“朝令夕改”,美国国内出现诸多批评声音。据《纽约时报》报道,韦德布什证券公司的分析师13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白宫不断传出的这些消息所造成的巨大混乱,让行业和投资者感到头晕目眩,也给那些试图规划供应链、库存和需求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混乱。

对于“半导体关税”落地可能带来的影响,《纽约时报》分析称,对芯片进口加征新关税可能提高美国企业生产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成本,削弱其利润或迫使其对美国消费者提价。特别是对苹果公司而言,这家科技巨头在特朗普贸易战打响后的短短几天内,市值就损失了超过7700亿美元。

半岛电视台称,特朗普的最新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贸易政策的普遍困惑,给企业经营蒙上不确定性阴影,并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有专家表示,关税政策反复变化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谈判策略。美国豁免半导体“对等关税”后又表态要设立专门的半导体关税,“一方面是美国阶段性立场软化的表现,但同时,美国也试图通过政策的摇摆来获得自身在谈判中的主动性,获取更多的利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根本上来说,不仅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发展,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更不符合美国相关产业界的切身利益,也不符合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所以推出后在美国国内抗议声音巨大,相关产业界也进行了一定的批驳,“所以,豁免半导体产业、意图设立半导体关税,实际也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一个体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修改”一问表示,美国滥施关税,损人害己。“我们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的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