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以生活德育铸魂 让美好生活生根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是合川区人民政府主办、合川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根基,构建“生活德育”体系,将德育从课堂延伸到车间、从校园辐射到社会,让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升华,让美好生活在行动中创造。
理念引领:行知合一,让德育扎根生活土壤
学校以“美好生活创造者”为育人目标,提出“育德于生活,厚德于实践”的德育理念,即德育必须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服务生活并创造生活。学校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指引,将德育目标具象化为培养“美好生活创造者”。通过“规范养成—情感内化—价值升华”三阶段育人路径,引导学生领会从认知到行动、从自我完善到社会担当的责任意识。学校学生获“全国最美中职生”“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充分展现了生活德育的丰硕成果。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科研机构协同发力,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学校牵头成立“生活德育联盟”,先后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等称号,构建起“政行企校家社研”协同育人的立体化生态。
课程融合:四位一体,让德育浸润生活点滴
学校构建“家庭+学校+职业+社会”四位一体课程体系,让德育在真实生活场景中生根发芽。编写《家庭幸福成长指南》,开展“感恩家书”“家务技能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成为“家庭好成员”。学校连续10年举办区级生活技能大赛,内务整理、家庭烹饪等比赛项目深受家长好评。
学校依托心理辅导室、社团活动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实践。学生社团“非遗工坊”创新设计非遗产品,在校园义卖中筹款资助贫困学子,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依托学校牵头的育才职教集团,组织学生参与岗位实习、行业调研,实施“车间里的德育课”,学生就业率达9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
学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雨露计划”等项目。学生团队获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
实践赋能:多维平台,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生活德育的生命力在于“在创造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学校与红岩革命纪念馆、合川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合作,打造研学基地。“依托社会教育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实践”获合川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
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人次、市级一等奖97次。借鉴职业技能大赛模式,将竞赛延伸到生活领域,制定《内务整理标准》等生活技能大赛标准,通过“理论+实践”比赛,让学生在比拼中提升技能、锤炼品格。
学校与胜地钓鱼城文旅公司等企业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学生参与合川桃片、糖画等非遗项目,在技艺传承中感悟文化自信。
评价进阶:AI赋能,让成长与美好同行
学校进一步创新“认知—情感—行为”三维评价体系,让“无形的品德”转化为“有形的指标”。自主开发德育评价数字化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视频行为分析、语义分析等平台,获取学生德育多维数据,生成学生个性化成长报告,引导学生全面成长。学校建立“每月一星”评选机制,重点表彰在家庭、学校、职场、社会中创造美好价值的典型,带动全校形成比拼赶超的热潮。
学校引入社区代表、企业导师、家长组成评价团,对学生开展全面评价。同时,学生也参与到评价指标制定与评价过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美好生活评价圈”。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的生活德育实践证明,当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职教学子不仅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更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德技并修、行知合一”的育人沃土,让更多学子在技能报国的征程中,以匠心雕琢生活之美,以实干担当书写时代华章。
(纪大川 秦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