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深化改革促发展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跑市场监管、税务、银行好几个地方,现在一个窗口全部搞定,真没想到这么方便。”政府的高效办理速度让赵女士深感惊喜和满意。
在乌当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大家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就能办理多项业务,这成为了该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注脚。
不只是乌当区,贵州全省都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一窗通办‘2+2’模式”“全省通办、一次办成”“跨省通办”等创新举措的探索,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贵州积极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和助企帮扶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破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让民营企业“活得好”“长得壮”。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破解民企融资难
“以前贷款难,抵押物不足,银行不敢放款。现在用库存大米就能抵押,4900万贷款解决了我们的收购资金问题。”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华说。
作为湄潭县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茅贡米业在收购旺季面临巨大资金压力,而湄潭农商银行推出的“粮权抵押贷款”模式,让企业顺利获得信贷支持。
贵州民营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普遍面临轻资产、抵押难的问题。为此,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抵质押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24年11月,贵州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8833.27亿元,较年初增长7.92%,平均贷款利率降至5.06%,同比下降0.45%。
今年3月初,在贵州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提出要“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推动金融机构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政策,推动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政策的实施,不仅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更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底气。
修文县苏达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铝酸钙粉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信用+担保”方式获得贵州银行1900余万元贷款,用于新产品研发和智能化生产改造。“这笔钱来得及时,今年我们计划引入人工智能优化窑面生产。”企业负责人余海平信心满满。
在金融支持下,全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据贵州金融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8.55%,平均贷款利率降至5.01%。
法治护航强基固本 稳定预期增信心
“政府部门来开展法治宣传,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能避免我们在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风险,希望以后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近日,镇宁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组成法治服务专班,走进镇宁自治县轻工业园区及本地企业,开展“法治护航·暖企同行”专项行动,零距离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培育一流营商环境,法治是绕不开的关键词。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将法治摆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贵州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铜仁市司法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公证窗口开辟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建立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重大项目工作台账,强化执法司法供给。
六枝特区推行“一企一警”警企联系制度,开通营商案件绿色通道,提升案件办结质效。
南明区人民法院通过破产重整、和解等方式,帮助困境企业重获新生。2023年以来,南明法院审结各类破产案件共计83件,推动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发展”格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贵州通过一系列法治化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与动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贵人服务”暖企心
近日,贵州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贵阳市政府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肯定企业为贵阳贵安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的贡献。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好一多从新西兰引进优质奶牛、打造智能化万头牧场,创新推出“折耳根酸奶”等特色产品,一步步发展成为贵州乳业的标杆企业。
发展向好,关键是环境向优。好一多乳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贵州民营企业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茁壮成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贵州以“贵人服务”品牌为抓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成长。
打造“企业之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通过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提升审批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等方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让企业家感受到“贵人服务”的温度......
随着营商环境改善,贵州民营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集群发展。老干妈、通源集团等本土企业稳步壮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形成新能源、大数据、生态食品等产业集群。2024年,贵州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达96.1%,贡献了全省53.5%的销售收入。
春潮涌动处,扬帆奋进时。贵州民营经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红利持续被释放,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民营经济加速腾飞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香琳
编辑/王远柏
二审/周芸吉
三审/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