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鹏鼎控股淮安园区:精雕细琢 芯连智生

中国台湾网4月14日讯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生产如火如荼。

在这片曾经以农业为主的土地上,鹏鼎控股书写一个产业传奇——从第一块高密度印刷线路板下线到全球PCB产业龙头诞生;从投资3.2亿元到年营收超百亿元;从一个厂区一枝独秀到三个园区联动发展。这一城市与企业间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商业投资的成功范例,更是淮安优异营商环境的时代注脚。

从“产业空白”到“生根发芽”

时针回拨到2006年,彼时的淮安经开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产业处女地,既没有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也缺乏电子产业的集群基础。然而,这片土地却吸引了一位台商的目光——鹏鼎控股掌舵人沈庆芳。“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但比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沈庆芳回忆道,打动人心的是淮安的一句承诺:“企业围墙内的事我们不插手,围墙外的事我们包办到底。”

三个月后,鹏鼎控股在淮安综保区注册成立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第一园区,从事高密度印刷线路板研发与生产。

项目落地后,挑战接踵而至:技术人才稀缺、物流成本高昂、产业链配套缺失……为保障宏恒胜顺利投产,淮安经开区成立专班,24小时响应企业需求,连夜协调供电线路扩容,建成专用污水处理厂,并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提供便捷通道。

政府细心呵护,项目快速投产。2007年,宏恒胜首条生产线投产,当年营收突破1亿元。“企业投资,看当地怎么说,更看当地怎么做。事实证明,淮安101%服务所言不虚,没有政府的帮助,项目不可能进展这么快。”鹏鼎控股淮安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从“一枝独秀”到“三厂联动”

这份信任在2014年迎来升华。当年,鹏鼎控股和淮安签署了第二园区投资协议。这次的手笔堪称战略级:总投资10亿美元,规划建设5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

主要研发、生产多层挠性线路板、高阶印刷线路板及周边产品。签约仪式上,鹏鼎控股提出:“将淮安打造成全球PCB产业重镇。”

如此大手笔的投资,同行惊呼“冒险”,沈庆芳却无比笃定。第二园区一期项目于2015年1月动工,为推动项目加快建设,他亲自坐镇、现场指导,并从各大厂区调来500名干部员工支援项目建设,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总计近25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

2016年1月,鹏鼎控股淮安第二园区正式投产,带动淮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大幅增长,填补了淮安IT产业高端产品的空白。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淮安逐渐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研发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吸引了众多行业巨头的目光。

增资还在继续。2020年12月,鹏鼎控股第三园区开工。这座总投资50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瞄准“全球最先进PCB工厂”的宏伟目标。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淮安单体投资最大的线路板生产企业。

随着鹏鼎控股不断壮大,产业的“榕树效应”悄然显现。2021年7月,淮安经开区与鹏鼎控股联合建设PCB产业链科技园项目,双方将围绕鹏鼎控股的产业链、供应链及生态链,吸引相关企业“组团”落户。如今,鹏鼎控股的三大园区像磁石般吸引数十家上下游企业来淮投资,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

从“台湾客商”到“新淮安人”

“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在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沈庆芳激动地说:“十几年来,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淮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多年来,鹏鼎控股积极融入地方发展。企业与淮阴工学院共建“智能制造学院”,累计培养数千名技术人才;每年招收数百名大学毕业生作为公司骨干,开设各类教育培训课程;2019年以来,累计向淮安经开区慈善总会捐赠200多万元用于疫情防控、慈善助学、扶贫攻坚;2020年起,每年至少资助50名贫困大学生,定期四年,持续帮扶,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大学教育……如今的鹏鼎控股已经成为淮安城市发展的重要“合伙人”。

多年来,鹏鼎控股用科技创新的基因重塑淮安制造业的肌理,用绿色发展的底色描绘城市转型的画卷。当第三园区的AGV物流车在智能工厂里编织数字经纬,当“淮安制造”的SLP类载板畅销全球,这个城市与企业共荣共生的样本,正在淮安制造业版图上书写着崭新范式。(中国台湾网、淮安市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