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解码A股36家银行分红:国有大行占比超七成,“分红王”首次推出中期分红|大鱼财经

随着2024年年报陆续披露,A股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4月9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36家公布了2024年分红方案。2024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近6000亿元。整体来看,上市银行分红保持总体稳定,部分银行分红有所提升,但也有一些银行的分红下降。从分红总额来看,国有六大行依旧是分红的“主力军”,合计分红超4000亿元,占全行业分红总额的七成以上,累计同比增加72.85亿元。

国有六大行分红占比超七成,分红频次调整成新趋势

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合计分红金额超4000亿元,达到4206.34亿元,占总额70.24%。六家银行2024年分红规模均超过2023年,农业银行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76%。

作为金融板块的核心力量,银行的分红政策不仅直观反映其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更对市场信心以及投资者回报意义重大。2024年,工商银行再次成为“分红王”,以1097.73亿元的分红规模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分别派发1007.54亿元、846.6亿元、713.6亿元。

自2006年上市以来,工商银行始终维持着较高的分红水平,并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将分红频次从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工商银行年报信息显示,预计在中期已分红约511.09亿元的基础上,年度末期再分红约586.64亿元,合计达到1097.73亿元。

记者注意到,国有六大行的分红频次均已调整为一年两次。兴业证券分析认为,境内上市银行此前多采用每年分红1次的频率进行分红,分红频率相对偏低。随着银行增加中期分红、提升现金分红频率,未来境内银行分红频率也将逐步与境外大型银行接轨。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红总额分别为281.46亿元及259.41亿元,同比也有小幅增长。除邮储银行外,六大行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近日,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在发布会中表示,上市九年来,资产总额从7.3万亿元增长到超过17万亿元,负债总额从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16万亿元,贷款总额从不足3万亿元增长到近9万亿元,累计为股东分红超过1600亿元。

分红规模分化显著,城商行、农商行总体较低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的分红总额领跑。从分红比例来看,招商银行以35.32%的分红比例稳居第一。今年三月,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招行自2013年起就把保持30%以上的分红率写入了公司章程。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到了35.3%、每股两块钱,这是相当不错的分红率了。“有投资者希望更高,但是我想保持较高且稳定的分红率,对投资者的价值创造是比较重要的。”

招商银行虽然分红比例高,但往年并无中期分红。对此,招行公告显示,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的议案》,拟在2025年进行中期分红,这将是该行首次进行中期分红,分红比例为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利润的35%,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时间为2026年1月至2月之间。

分红规模仅次于招商银行的股份制银行是兴业银行,分红总额220.21亿元。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亦表现积极,分红总额均超过百亿元。

2024年,兴业银行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计划每股分红1.06元,分红总额220.21亿元,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达到30.17%。此外,兴业银行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重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股权结构。

中信银行在2024年也开展了中期分红,现金分红占归属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占比,从25%提升到30.5%。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张青表示,在2024年到2026年,现金分红将占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力争保持在30%以上。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分红规模和比例整体相对较低。其中,仅有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5家银行分红超30亿元,大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分红总额集中在2亿元-7亿元。

郑州银行时隔四年首次分红,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城商行郑州银行在时隔四年首次进行分红。2024年,该行下滑情况扭转,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1.39%。据该行公布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派发约1.82亿元分红现金,分红率为9.69%,低于行业均值。在已公布分红情况的A股上市银行中,郑州银行分红总额最低。

自2020年起,郑州银行是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不分红的银行。由于连续四年未分红,2024年6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向郑州银行发送《股东质询函》,要求郑州银行说明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

彼时,郑州银行回应称,未进行现金分红主要是考虑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的现状,留存未分配利润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保障稳定经营,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此外,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要求日益趋严,自2024年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施行,在信用风险资产计量方法方面,对房地产业务、项目贷款和资产管理产品等的风险暴露计量更为审慎,进一步加大了资本消耗。

2024年A股上市银行的分红盛宴,既是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亦是行业盈利韧性的体现。业内分析认为,银行有望保持高分红的特征,不过,银行业市净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银行业估值水平明显低于非金融行业,且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分银行类型来看,农商行估值水平相对较高。不同类型银行指数市净率分别为农商行(0.59倍)、国有行(0.59倍)、城商行(0.53倍)、股份行(0.50倍)。

“中国银行业已进入低利率、低息差、低盈利时代。”民生银行分析指出,2024年,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国有行增速较高。净息差持续下行,降幅有所收窄,资产收益率下降,且调降幅度增加,负债成本率整体改善,但降幅低于资产收益率降幅。整体净利润增速环比小幅提升,盈利能力呈下行趋势。

政策方面,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加力见效,银行作为政策直达实体的主要融资通道,基本面持续改善,进一步提振银行股估值。截至2024年年底,银行业指数市净率0.54倍,同比上涨25.58%。2024年11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生效后,有助于促进市场合理估值,利好长期破净的个股和行业的估值得到修复,2025年银行估值有望小幅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银行公布“估值提升计划”,表示将稳定现金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平安银行在估值提升计划中提到,2024-2026年度,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在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至35%之间,除年度利润分配外,本行还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同时,还有机构指出,银行分红的背后是债权人和股权人的风险共担(转移)。东北证券在2025年年度策略报告中,首次提出银行分红背后的风险共担机制。近日,东北证券再次提到,银行股在4月7日的市场波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属性。银行板块跌幅明显小于大部分申万一级行业,也小于红利指数。

记者:刘瑾阳 编辑:郑楚翘 摄影: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