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 | “小车间带动大就业”!甬凉劳务协作与产业振兴共生共荣
【来源: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_江北资讯】
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点,家住越西县越城镇的沙马阿支木,都会步行来到越荣服装制造有限公司上班,随后便来到工位上伏在缝纫机前双手不停。在结束了一天忙碌的缝纫工作后,她便换下工作服准备下班。10分钟后,她回到家中,开始照顾自己刚满周岁的孩子。沙马阿支木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得益于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越荣服装为越西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岗位
“这里实行计件工资,如果干得快,一个月的工资不输在外地打工挣的钱。我来这里工作才半年,现在手速不算快,但一个月赚三四千块钱没问题。”沙马阿支木说。作为越荣服装厂中为数不多的“00后”之一,沙马阿支木在这里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这里已成为她的另一个“家”。
在越西县,受限于家庭境况等因素,像沙马阿支木一样早早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年轻人绝非个例。家门口的工作岗位,不仅让他们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思考未来。

越荣服装为越西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岗位
2023年8月,在江北驻越西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由宁波长荣制衣有限公司和越西县农业和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建设,以生产校服、鞋子等为主要业务的凉山州越荣服装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占地22亩,建成3000平方米智能化生产车间,配备自动裁剪机、智能缝纫设备等60余台(套),采用“总部研发设计+基地订单生产”的联动模式,让很多像沙马阿支木一样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工厂可容纳近500名员工,目前已招收越西本地员工160人,其中脱贫户40人,促进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产业落地生根、群众稳定增收’的双重目标。”越荣服装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志说,截至2025年3月,已开发服装生产线2条、制鞋生产线1条,年产各类服装30万件(套)、运动鞋60万双、箱包15万个,完成订单产值1200万元。

越荣服装为越西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岗位
如今,江北和越西共同创新打造的这个“城北服装厂就业帮扶车间”,正推动劳务协作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形成了“小车间带动大就业、小产业激活大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此基础上,两地还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就业帮扶专项资金及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制定《越西县就业帮扶车间管理办法》,强化打造车间品牌效应,落实各项补贴政策,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30%。同时,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为车间提供低息贷款500万元,支持设备升级和产能拓展。政策实施以来,车间用工稳定率长期保持在92%以上,企业带贫益贫积极性显著增强。

越荣服装为越西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岗位
为让职工实现“零基础”到“熟练工”的蜕变,车间还创新“理论讲解+实操培训+上岗试用”分阶段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宁波人才资源,引入生产线师资力量,组建由东部技术骨干与本地“土专家”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开设缝纫技术、设备操作、质量管控等课程,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学员结业后直接签约上岗。
不仅如此,越西还以该服装车间为核心,延伸发展物流运输、包装印刷、电商销售等配套产业,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增收200万元。通过东西部协作渠道,车间产品销往宁波、杭州等地,2024年与东部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份,预计年订单量增长50%。同时,吸引1家东部配套企业落户越西,投资总额超1000万元,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