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税务推进税企共育信用经济型生态建设
在粤东北制造业热土上,河源湧嘉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湧嘉实业”)和广东省罗曼缔克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曼陶瓷”)两家企业连续多年获得纳税信用A级评定,在守好法律底线的同时,又积极开拓了市场,走出了一条双赢的发展路子。
从300人小厂到3000人规模的行业标杆,湧嘉实业十六年间实现了规模十倍的飞跃式增长。这家为国内外众多科技巨头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将纳税信用视为企业发展的内驱动力。财务总监谢秋菊算了一笔立体账:税收优惠与出口退税便利直接降低运营成本,银行融资授信优惠缓解资金压力,而客户年度考核中的纳税信用加分项,则为企业赢得更多合作机遇。这种信用优势的叠加效应,使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始终占据有利位置。
企业的茁壮成长背后,当地税务部门构建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也为其出了一份力。河源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建立动态信用档案,量身定制“政策适用清单”,定期开展税企座谈会和专项辅导,专家团队还提供“一企一策”风险体检服务。这种“政策培训+风险预警+精准辅导”的组合拳,让湧嘉实业在合规经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税务部门的全方位护航,让我们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更有底气。”谢秋菊感慨道。
如果说湧嘉实业的故事展现了信用积累的持续效应,那么罗曼陶瓷的逆势崛起则凸显了信用价值的裂变能量。面对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装修行业需求量减少的寒流,这家陶瓷企业凭借纳税信用“金字招牌”实现营业收入年均20%的逆势增长。财务负责人朱伟科深有体会:“A级纳税人资质既是客户信任的基石,也是融资畅通的通行证。”更让企业受益的是税务部门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增值税普通发票按需领用政策,有效解决了生产旺季的开票需求瓶颈。
据了解,河源税务部门的“政策滴灌”服务模式,为罗曼陶瓷的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解读到设备引进全程跟进,税务人员确保每项优惠精准落地。此外,税务部门建立的纳税信用提示机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内部管理漏洞,规范成本核算流程,提高了税费申报的准确性。
随着“信用变现”通道持续拓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诚信纳税的“软约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河源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加快推进税企共育信用经济型生态建设,探索将纳税信用深度融入企业战略规划。
文 | 记者 吴奕镇 通讯员 邱思怡 李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