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去世了

当亲人去世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建议:

身边有人陪伴

老人病重时,身边一定要有子孙陪伴,这是福气。如果没有人送终,被视为不孝,此后必有下场。

穿好衣服再入殓

当老人去世时,应先擦身体穿上寿衣。寿衣的选择要用绸子,因为与“稠子”同音,寓意后代多子多孙;忌用缎子,因为与“断子”谐音,寓意不好。另外,寿衣的件数要为双。

棺木的选择

棺木忌用柳木,因为柳木不结籽,用了柳木,象征着后代不兴旺。最好选择松木,万年不老松,自然长寿,寓意好。

葬礼时间的选择

葬礼时间的选择关系到老人的灵魂安置,必须要慎重。墓穴选择也要注意风水,最好在穴眼之上,以保佑家宅兴旺。

遗体处理

去世后,遗体在10-70分钟内会逐渐变得僵硬,即“尸僵”。此时,遗体较为脆弱,应避免随意搬动,以免造成损伤。如果需要移动遗体,应尽量轻柔,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情绪处理

虽然哭泣是正常的情感表达,但在亲人去世后,过度哭泣对身体不好。应适当释放情绪,同时保重身体,以安排后续的葬礼。

守孝和遗物处理

在直系亲属去世的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避免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戴绿,避免浓妆艳抹,也不参加娱乐活动。不要急于清理老人的遗物,应等葬礼结束后再处理,以保留对老人的回忆。

其他注意事项

出门遇到出葬,千万不可直接走掉。开车尾随出殡车是大忌,如果不小心走进出殡车的行列,应立即在最近的路口处拐出停车,然后撕破自己的裤脚,再继续前行。

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日内,应保持安静,不要哭喊、搬动或触碰遗体,最少8小时,让亡者安静离开。

这些传统习俗和注意事项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心理安慰和支持。在面对亲人去世时,尽量按照这些传统方式来处理,可以帮助家人更好地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