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顺义空港落地8项共性技术平台,破解生物医药科技难题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4月17日,顺义(空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布首批共性技术平台,涉及8项共性技术平台,涵盖AI药物发现、靶点验证、精密加工、能量控制、生物替抗、可用性评价加持证、AI医疗辅助诊疗以及纳米递送技术等领域,覆盖创新类药械研发环节的重要节点,旨在破解高精尖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瓶颈。

顺义空港专家委员会智库专家魏武群介绍精密加工共性技术平台。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近年来,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势创新资源,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同时鼓励产业园区搭建共性技术平台。顺义(空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自建立起突出开放平台的建设,通过整合、优化共性关键技术资源,面向产业需求,实施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经过前期谋划,搭建起一批聚焦生物医药科技领域的公共技术平台。

顺义空港专家委员会智库专家魏武群向记者介绍,在整个科技创新生态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而这些技术难题是存在共性的,共性技术平台作为面向产业技术需求的功能型载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依托专业化的软硬件设施与高水平人才团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并为创新产品提供研发、设计、加工等全流程技术服务,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结合顺义具备的良好科技创新生态,搭建共性技术平台。

首批搭建的8个共性技术平台,分别为AI药物发现共性技术平台、靶点验证共性技术平台、生物替抗共性技术平台、高端医疗器械持证及可用性评价、精密加工共性技术平台、能量控制共性技术平台、AI辅助诊疗共性技术平台、纳米递送共性技术平台,这些共性技术平台依托专业化的软硬件设施与高水平人才团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并为创新产品提供研发、设计、加工等全流程技术服务。

其中,AI药物发现共性技术平台,是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该共性平台牵头企业赛特医药核心技术SigmaHIT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唯一基于靶点结构、可筛选万亿量级化合物的技术平台,可以有效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大大节省临床前研究费用。除了万亿量级化合物的生成以及人工智能药物筛选功能以外,SigmaHIT还有基于大量实验数据的深度学习和逻辑推理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药物发现的成功率,实现以靶点为导向的定向药物筛选和定向药物设计。

在发布会现场,一台临床精度可以达到1.5毫米以下的穿刺引导设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了这台设备,可以让以往的盲穿,实现精准穿刺,这就好比穿刺手术有了精准的导航系统。”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临床应用医生王玉潘向记者介绍,目前这台设备已经应用在了北医三院、‌清华长庚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医院,在腹腔镜手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中极具优势,特别是介入手术中最难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解决了临床上的盲穿问题,让原来的盲穿实现可视化,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后续,园区还将发布更多共性技术平台,持续打造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北京空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平台成功运营,园区将致力于构建多方参与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采取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举办行业交流活动等举措,加强企业间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