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振华重工稳健增长,“AI+海工”想象力丰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振华重工8月29日晚间发布半年度报告,在二季度前所未有的全球贸易逆风之中,公司仍然展现出稳健经营的一面。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振华重工营业收入约173.96亿元,同比增加0.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44亿元,同比增加12.37%;基本每股收益0.064元,同比增加12.28%。

与此同时,公司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1.44%。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2025年上半年净流入高达34.83亿元,同比增长187.58%;因现金流回款大幅压降,报告期财务费用合计9442万元,同比下降54.97%。

半年报显示,振华重工业务聚焦港口机械、海工装备、钢结构核心主业,形成港机、海工、钢结构产品系列, 并致力于全面提升智慧港口核心竞争力。公司港机、海工及钢结构三大主业新签及中标合同金额达35.86亿美元,其中港机业务占比为87.48%,海工业务占比为10%,钢结构业务占比为2.51%。

市场规模方面,公司港机产品进入第110个国家和地区,中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项目,继续保持港机行业龙头地位;高端海工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签订法国LDA两艘风电运维母船;钢结构业务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线钢桥等项目,内河业务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其他业务稳步发展。

2025年上半年,受到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以及美当局无故发起301调查等影响,使得全球航运业以及中国港口行业受到波动。与此同时,全球港口设备产能无法短期补齐,振华重工取得桥岸产品七成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全球航运市场仍要依靠“中国力量”填补供给。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今年8月26日,振华重工两艘35000立方米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港机进行吉水仪式,并向中国交建进行交付。据悉,该船舶由中交疏浚统筹建设,中交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振华重工承造。

据悉,两艘船舶搭载完全自主开发的挖泥船智能疏浚作业系统,完成后的两艘耙吸挖船舶具备强破土、大挖深、远运距、长吹距等性能优势,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港航疏浚、深远海取砂、吹填造陆、深海采矿等场景。

与此同时,两艘船舶搭载自主开发的挖泥船智能疏浚作业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船舶自动运行、自主寻路、自主应对等,典型工况下做到无人驾驶和无人作业,实现数字时代智慧疏浚。

在效率方面,公司方面告诉记者指出,该两艘船舶在舱容水准上位列亚洲第一。同时,由于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业能力、航行技术、能源技术的革新等,其疏浚效率已经略超全球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振华重工方面还告诉记者,该船舶在帮助中国港口总包企业获得海外深水港等特殊项目具有关键意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